2025年Q2房市分析|推案降溫、房價硬挺,六都與新竹供需斷層警訊?

2025年第二季,全台房市出現明顯分歧:建商推案意願持續疲軟,整體供給量明顯縮水,卻擋不住房價再創新高的走勢。從六都到新竹,部分熱區仍有指標案撐盤,冷熱不均、供需錯配成為市場關鍵詞。本篇將帶你掌握各地推案與價格變化,解析房市為何「價撐量縮」,以及買賣雙方各自的觀望心態。

總體回顧|2025 Q2房市推案回穩,但年減幅仍大

2025年Q2房市分析|推案降溫、房價硬挺,六都與新竹供需斷層警訊?

雖然今年第二季的房市表現比第一季略有起色,但跟去年相比,整體還是明顯退燒。不論是建商推案數量,還是總銷金額,都還在觀望氣氛中掙扎,進一步反映出市場走到一個敏感期——政策不鬆、買氣不強,大家都在等下一步的訊號。

單季總銷逾5600億元,季增年減呈現拉鋸

根據統計,2025年Q2全台六都加上新竹的總銷金額達5607億元,比起第一季有超過兩成的成長,看起來有回溫跡象。但若拉長時間來看,這樣的數字比去年同期還少了快三成,代表整體買氣其實仍偏冷,只是從谷底稍微彈上來而已。

建商「軟手」推案,全年推案恐跌破2兆

現在的建商明顯沒那麼積極推案,很多不是被政策卡住,就是評估風險後選擇觀望。除非是大型品牌或有時程壓力的案子,否則多半選擇「能拖就拖」。以目前的推案量來看,全年要守住2兆元的關卡,壓力真的不小。

供給恢復不穩,市場仍處青黃不接階段

雖然第二季的案量比第一季好一點,但整體供給還是不上不下。有的區域熱,有的完全沒新案可看,呈現「青黃不接」的盤整期。這也導致很多民眾有興趣想買,卻找不到合適的物件,市場交易自然也無法熱起來。

房價為何硬挺?成交、開價雙雙創新高

2025年Q2房市分析|推案降溫、房價硬挺,六都與新竹供需斷層警訊?

大家最關心的房價,到了2025年第二季還是「高到笑不出來」。雖然市場買氣沒以前熱,但建商的開價、成交價不但沒鬆動,還雙雙創下新高,讓不少民眾直呼買不下手。到底房價為什麼這麼硬?我們來拆解一下背後的幾個關鍵原因。

開價61萬、成交57萬,雙創歷史新高

根據市調數據,這季全台新建案的平均開價達每坪61萬元,成交價也來到57萬元,兩個數字都刷新歷史紀錄。雖然有些建案看似有讓利空間,但實際成交價還是撐得很高,這也反映出多數建商不願鬆手的態度。

建商撐價心態:不急售、不殺價

現在的建商大多底氣十足,手上沒什麼財務壓力,不急著賣也不想便宜賣。他們普遍認為只要撐得住,等景氣回來或政府政策鬆一點,價格還有機會再往上。所以除非遇到特殊狀況,否則根本不太可能出現「全面降價」這種好事。

「個案操作」式降價難惠及普羅買家

雖然新聞上偶爾會看到某些建案降價促銷,但實際去現場看就會發現,大多是特定樓層、邊間、餘屋在做處理,屬於個案操作。對一般想買主流戶型的民眾來說,價格依舊是高不可攀,根本沒什麼「有感降價」的空間。

六都房市盤整中|雙北熱、桃竹冷、中南陷真空期

2025年Q2房市分析|推案降溫、房價硬挺,六都與新竹供需斷層警訊?

這一季房市呈現出非常明顯的「區域溫差」。雙北雖然整體市場氛圍不熱,但還是靠著剛需人口和話題建案撐住盤面;反觀桃園、新竹的推案和買氣幾乎熄火;至於中南部更是進入真空期,過去靠科技利多炒熱的區域,如今也冷到發抖。

北市、雙北高價案撐盤,剛需撐住買氣

在雙北,像北士科、南港等地區的指標案不只如期進場,成交價甚至持續創高,讓整體價格被撐住。加上雙北本身人口密度高、剛需多,部分區域雖然沒熱絡到排隊搶房,但銷況還算穩定,算是全台少數「撐得住場面」的地方。

新竹量縮腰斬,戰區熄火、來人數大減

新竹的狀況就完全不一樣了,推案量不到1500戶,總銷也只有295億元,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。竹北、關埔這些原本的熱區幾乎完全沒新案進場,週來人數平均竟然只有9組,買氣與供給都斷炊,整個市場像被按下暫停鍵。

高雄價跌量縮,科技紅利效應退潮

高雄原本靠著台積電議題炒得火熱,尤其楠梓、橋頭、仁武一帶,曾經是投資客熱區。但這一季下來,不只推案減少,成交價也明顯修正。沒有新的科技利多撐盤,整個區域的熱度快速冷卻,從原本搶房變成「賣都不一定有人看」。

買方觀望、建商挺價|市場陷入僵局

2025年Q2房市分析|推案降溫、房價硬挺,六都與新竹供需斷層警訊?

現在的房市,有點像一場沒人想先低頭的對峙戰。一邊是擔心房價太高、不敢出手的買方,一邊是不缺資金、也不想降價的建商。整體市場呈現「價格撐住、成交卡住」的狀況,雙方都在等對方先讓步,交易自然陷入僵局。

利空因素累積,買氣未見明顯回升

雖然房價依舊高檔,但市場氛圍早就轉冷。從平均地權條例、限貸令,到升息風險與經濟不確定,買方信心逐漸流失,加上薪資與房價脫鉤,很多人即使想買,也選擇再觀望看看,等一個「有感修正」的時機。

建商觀望氣氛濃厚,非必要不進場

建商現在不缺錢,土地成本也早已墊高,若不是因為有完工壓力、或土地時效快到,普遍都選擇延後推案,先看市況再決定何時出手。畢竟沒人想在氣氛差的時候賣便宜,寧可把房留在手上,也不願砍價搶買氣。

市場比喻「賭氣情侶」:雙方僵持難破局

現在的房市真的很像在賭氣的情侶關係——買方不願出高價、建商也不肯讓利。少了成交,就少了參考價,價格也更不容易修正。沒有一方先開口「退一步」,這樣的僵持很可能還會拖一陣子。

房市Q&A|你最想知道的5個市場問題

房市資訊很多,但買房的人最在意的,其實是那些「實際會影響決策」的關鍵問題。以下整理出近期最常被問的 4 大重點,幫你快速掌握市場方向與潛在風險。

Q1:現在房價這麼高,會不會回跌?

目前市場雖然量縮,但價格還沒出現全面性下修,多數建商資金穩、土地便宜時期買的也不多,因此撐價意願強。如果接下來政策再加壓、利率續升,或經濟環境惡化,不排除會有部分區域出現「修正盤」,但要大跌,機率仍偏低。

Q2:全年推案真的會跌破2兆嗎?

以目前上半年的數據來看,全年推案確實有機會跌破2兆元關卡,這是因為建商普遍保守,加上部分指標案延後公開、或乾脆取消。除非下半年有重大利多或政策放寬,否則達標難度不小,全年供給可能維持緊縮格局。

Q3:是否有「進場買點」可以觀察?

若你是首購族,建議留意部分郊區或餘屋案,有機會談到較佳價格。若是投資客,則要看是否有價格鬆動、開價明顯修正的區域。整體來說,目前市場是買方議價空間略大於前幾年,但仍須挑時機與地點精準下手。

Q4:科技題材還能推高中南部房價嗎?

過去幾年像高雄楠梓、橋頭因台積電題材帶動價量齊漲,但近期科技利多已被市場消化,加上投資買盤退場,熱度明顯冷卻。未來還是得看實質進駐與就業需求是否落實,否則題材僅止於炒作,難以再支撐高檔房價。

想掌握第一線房市觀察?關注內湖黃阿偉就對了!

2025年Q2房市分析|推案降溫、房價硬挺,六都與新竹供需斷層警訊?

想知道建商怎麼想?哪裡還有潛力案?市場走到哪裡卡關?直接追蹤內湖最懂房市動態的在地觀察員——內湖黃阿偉,不只幫你解讀數據背後的意圖,更分享他親訪案場、對談建商的第一手心得。買房、看盤、談價格,跟對人、少繞路!

👉 現在就 加入內湖黃阿偉 房市觀察社群,一起把話說白、看懂行情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